聯(lián)系我們 CONTACT US
24小時服務(wù)專線
133 1101 1131
聯(lián)系人:王經(jīng)理
QQ: 2467856789
產(chǎn)品分類 PRODUCT
- 全自動硬度計
- 里氏硬度計
- 洛氏硬度計
- 布氏硬度計
- 維氏硬度計
- 顯微維氏硬度計
- 布洛維硬度計
- 齒輪硬度計
- 軋輥專用硬度計
- 邵氏/橡膠硬度計
- 韋氏硬度計
- 巴氏硬度計
- 超聲波硬度計
- 鉛筆硬度計
- 水果硬度計
- 硬度計壓頭
- 標準硬度塊
- 粗糙度儀
- 錨紋深度儀
- 粗糙度比較板
- 噴涂表面檢測
- 超聲波測厚儀
- 涂層測厚儀
- 測振儀
- 超聲波探傷儀
- 磁粉探傷儀
- 紅外測溫儀
- 電火花檢測儀
- 超聲波測力計
- 螺栓應(yīng)力測試儀
- 德國PCE
- 易高Elcometer
- 荷蘭INNOVATEST
- 測距儀
- 頻閃儀
- 轉(zhuǎn)速表
- 激光測徑儀
- 材料試驗機
- 裂紋測深儀
- 聲級計/噪音計
- 風速計
- 溫濕度計
- 色差儀
- 附著力測試儀
- 光澤度儀
- 金相顯微鏡
- 工業(yè)內(nèi)窺鏡
- 電導(dǎo)率儀
- 埋地管線探測儀
- 測高儀
- 光譜儀
- 氣體檢測儀
- 燃氣泄漏檢測儀
- 看譜鏡
- 在線非接觸測厚儀
- 交通工程儀器系列
文章詳情
焊縫超聲波探傷中的一種假缺陷回波
日期:2024-10-22 14:04
瀏覽次數(shù):3090
摘要:
焊縫超聲波探傷中的一種假缺陷回波
1 問題的提出
三峽工程引水壓力鋼管直徑為12.4m,由厚度為28~60mm鋼板卷制焊接而成。下平段鋼板材料為600MPa級調(diào)質(zhì)鋼,焊接時嚴格控制熱輸入,均采用多層多道焊。
在厚板環(huán)縫超聲波探傷(B級)時,常發(fā)現(xiàn)距背面3~8mm深度范圍內(nèi)的熔合線附近有不同長度連續(xù)的超標反射回波,有時甚至于焊縫全長都有此反射波。以某一60mm厚管節(jié)為例,其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式如圖1所示,使用數(shù)字式探傷儀(增益型)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1,波幅均處在區(qū),也有個別點達到區(qū)。
對于這種反射波,按照常規(guī)的判斷很容易被評定為未熔合或母材中的缺陷,當拍打背面焊縫區(qū)時波幅變化不明顯,然而砂輪打磨背面焊縫時可見波幅逐漸降低直至消失,這說明該反射波是來自于背縫的焊縫表面。此種現(xiàn)象極易導(dǎo)至誤判,造成不應(yīng)該的返修。為此,我們進行了一些試驗,分析此種反射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
2 試驗
試驗1:選取與工件相同的鋼板(60mm)并經(jīng)探傷確認該鋼板中無缺陷。在鋼板背面模仿實際焊縫余高進行堆焊(見圖2)。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,發(fā)現(xiàn)了類似的回波,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2。從表2可見,用前三種折射角的探頭,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。按常規(guī),應(yīng)判為鋼板中有缺陷,但實際鋼板堆焊前經(jīng)探傷并無缺陷。
試驗2:由于試驗1的焊縫表面形狀有隨機性,所以又制作了準確形狀的對比試塊(見圖3),其下面約40°斜面為刨床加工。測試結(jié)果見表3。從表3中可以看出,用前三種探頭探測對比試塊同樣存在假缺陷波,即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,而且反射回波幅度更高。
現(xiàn)以63°探頭前移為例進行分析,當入射點在M時,探頭的軸線聲束(63°)與反射面垂直,回波*高,儀器的指示位置見表5和圖5,此時聲程為圖5中的BM=131.1mm,深度BF=59.56mm,水平距離FM=116.8mm。探頭前移到L時(波幅下降一半),軸線聲束移為CL,此時在φ3孔上已無反射面,所以此時的回波不是軸線聲束的反射,而是下擴散角內(nèi)某聲束AL(與φ3孔反射面垂直)的反射回波。此時儀器的指示聲程是AL的真實聲程(113.5mm)。但其深度與水平距離則需要計算:AL的折射角β=arcCos60/(113.5+1.5)=58.55°,實際深度AE=Cos58.55°×113.5=59.22mm,實際水平距離EL=sin58.55°×113.5=96.83mm。上述計算結(jié)果顯然與儀器的指示深度和水平距離是不同的,儀器指示的數(shù)據(jù)是按已無反射條件的軸線聲束計算的,所以是錯誤的,其指示深度比A點的實際深度提高了7.7mm,水平距離前移了4.3mm。換言之,即是把A點的反射波誤指示為沒有反射的C點。
同樣道理,在圖6所示焊縫探傷時,若A點處焊縫表面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而只與下擴散角范圍內(nèi)某部分聲束相垂直時,則得到較高的回波,其儀器提供的深度和水平距離卻錯誤地被指示為C點。
實際上無論探頭角度多大,這種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引起的假缺陷回波現(xiàn)象都有可能存在,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如為了和變形波加以區(qū)別,把該波稱為變角回波更為直觀。
4 結(jié)束語
綜上所述,可得出如下結(jié)論:
①焊縫中的這種回波并非缺陷回波,是探頭下擴散角內(nèi)的某一聲束在焊縫表面反射的回波(變角回波)。
②焊縫探傷的變角回波無論斜探頭角度多大,都有可能存在,但究竟是否出現(xiàn)及其反射能量強弱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
③工件厚度越大、探頭角度越大,則變角回波的現(xiàn)象越明顯。較薄工件用直射波探傷時可能不明顯,但用二次以上的波(含二次波)探傷時也很明顯。
④凡遇到此類按常規(guī)定位方法定位于熔合線附近或母材內(nèi)的回波,都應(yīng)慎重對待,需要認真地觀察焊縫外形、更換探頭角度、雙面雙側(cè)檢測、**定位分析、必要時打磨焊縫等,以避免造成誤判
1 問題的提出
三峽工程引水壓力鋼管直徑為12.4m,由厚度為28~60mm鋼板卷制焊接而成。下平段鋼板材料為600MPa級調(diào)質(zhì)鋼,焊接時嚴格控制熱輸入,均采用多層多道焊。
在厚板環(huán)縫超聲波探傷(B級)時,常發(fā)現(xiàn)距背面3~8mm深度范圍內(nèi)的熔合線附近有不同長度連續(xù)的超標反射回波,有時甚至于焊縫全長都有此反射波。以某一60mm厚管節(jié)為例,其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式如圖1所示,使用數(shù)字式探傷儀(增益型)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1,波幅均處在區(qū),也有個別點達到區(qū)。
對于這種反射波,按照常規(guī)的判斷很容易被評定為未熔合或母材中的缺陷,當拍打背面焊縫區(qū)時波幅變化不明顯,然而砂輪打磨背面焊縫時可見波幅逐漸降低直至消失,這說明該反射波是來自于背縫的焊縫表面。此種現(xiàn)象極易導(dǎo)至誤判,造成不應(yīng)該的返修。為此,我們進行了一些試驗,分析此種反射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
2 試驗
試驗1:選取與工件相同的鋼板(60mm)并經(jīng)探傷確認該鋼板中無缺陷。在鋼板背面模仿實際焊縫余高進行堆焊(見圖2)。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,發(fā)現(xiàn)了類似的回波,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2。從表2可見,用前三種折射角的探頭,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。按常規(guī),應(yīng)判為鋼板中有缺陷,但實際鋼板堆焊前經(jīng)探傷并無缺陷。
試驗2:由于試驗1的焊縫表面形狀有隨機性,所以又制作了準確形狀的對比試塊(見圖3),其下面約40°斜面為刨床加工。測試結(jié)果見表3。從表3中可以看出,用前三種探頭探測對比試塊同樣存在假缺陷波,即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,而且反射回波幅度更高。
現(xiàn)以63°探頭前移為例進行分析,當入射點在M時,探頭的軸線聲束(63°)與反射面垂直,回波*高,儀器的指示位置見表5和圖5,此時聲程為圖5中的BM=131.1mm,深度BF=59.56mm,水平距離FM=116.8mm。探頭前移到L時(波幅下降一半),軸線聲束移為CL,此時在φ3孔上已無反射面,所以此時的回波不是軸線聲束的反射,而是下擴散角內(nèi)某聲束AL(與φ3孔反射面垂直)的反射回波。此時儀器的指示聲程是AL的真實聲程(113.5mm)。但其深度與水平距離則需要計算:AL的折射角β=arcCos60/(113.5+1.5)=58.55°,實際深度AE=Cos58.55°×113.5=59.22mm,實際水平距離EL=sin58.55°×113.5=96.83mm。上述計算結(jié)果顯然與儀器的指示深度和水平距離是不同的,儀器指示的數(shù)據(jù)是按已無反射條件的軸線聲束計算的,所以是錯誤的,其指示深度比A點的實際深度提高了7.7mm,水平距離前移了4.3mm。換言之,即是把A點的反射波誤指示為沒有反射的C點。
同樣道理,在圖6所示焊縫探傷時,若A點處焊縫表面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而只與下擴散角范圍內(nèi)某部分聲束相垂直時,則得到較高的回波,其儀器提供的深度和水平距離卻錯誤地被指示為C點。
實際上無論探頭角度多大,這種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引起的假缺陷回波現(xiàn)象都有可能存在,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如為了和變形波加以區(qū)別,把該波稱為變角回波更為直觀。
4 結(jié)束語
綜上所述,可得出如下結(jié)論:
①焊縫中的這種回波并非缺陷回波,是探頭下擴散角內(nèi)的某一聲束在焊縫表面反射的回波(變角回波)。
②焊縫探傷的變角回波無論斜探頭角度多大,都有可能存在,但究竟是否出現(xiàn)及其反射能量強弱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
③工件厚度越大、探頭角度越大,則變角回波的現(xiàn)象越明顯。較薄工件用直射波探傷時可能不明顯,但用二次以上的波(含二次波)探傷時也很明顯。
④凡遇到此類按常規(guī)定位方法定位于熔合線附近或母材內(nèi)的回波,都應(yīng)慎重對待,需要認真地觀察焊縫外形、更換探頭角度、雙面雙側(cè)檢測、**定位分析、必要時打磨焊縫等,以避免造成誤判。
摘要: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時,探頭下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的反射回波,很容易被誤判為缺陷。通過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試驗,明確了這種假缺陷回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及特點。
1 問題的提出
三峽工程引水壓力鋼管直徑為12.4m,由厚度為28~60mm鋼板卷制焊接而成。下平段鋼板材料為600MPa級調(diào)質(zhì)鋼,焊接時嚴格控制熱輸入,均采用多層多道焊。
在厚板環(huán)縫超聲波探傷(B級)時,常發(fā)現(xiàn)距背面3~8mm深度范圍內(nèi)的熔合線附近有不同長度連續(xù)的超標反射回波,有時甚至于焊縫全長都有此反射波。以某一60mm厚管節(jié)為例,其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式如圖1所示,使用數(shù)字式探傷儀(增益型)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1,波幅均處在區(qū),也有個別點達到區(qū)。
| 圖1 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成 |
對于這種反射波,按照常規(guī)的判斷很容易被評定為未熔合或母材中的缺陷,當拍打背面焊縫區(qū)時波幅變化不明顯,然而砂輪打磨背面焊縫時可見波幅逐漸降低直至消失,這說明該反射波是來自于背縫的焊縫表面。此種現(xiàn)象極易導(dǎo)至誤判,造成不應(yīng)該的返修。為此,我們進行了一些試驗,分析此種反射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
2 試驗
試驗1:選取與工件相同的鋼板(60mm)并經(jīng)探傷確認該鋼板中無缺陷。在鋼板背面模仿實際焊縫余高進行堆焊(見圖2)。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,發(fā)現(xiàn)了類似的回波,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2。從表2可見,用前三種折射角的探頭,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。按常規(guī),應(yīng)判為鋼板中有缺陷,但實際鋼板堆焊前經(jīng)探傷并無缺陷。
| 圖2 試驗1示意圖 |
試驗2:由于試驗1的焊縫表面形狀有隨機性,所以又制作了準確形狀的對比試塊(見圖3),其下面約40°斜面為刨床加工。測試結(jié)果見表3。從表3中可以看出,用前三種探頭探測對比試塊同樣存在假缺陷波,即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,而且反射回波幅度更高。
| 圖3 試驗2示意圖 |
上述兩個試驗可看出,用66°、63°及55.5°探頭探傷時,圖2下部焊縫表面及圖3的45斜面均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,故看不到軸線聲束的反射波,看到的是擴散聲束的回波。所以雖然反射面深度大于60mm,而儀器指示深度卻反而小于60mm。但當使用45°探頭時,由于試驗2的45°斜面與軸線聲束接近垂直,所以有較強的軸線聲束反射波(DAC-8dB),指示深度也大于60mm;而試驗1的焊縫表面反射條件不如45°斜面,但仍能得到軸線聲束的反射回波,只是相對45°斜面其回波能量較低(多在區(qū)),儀器指示深度也是大于60mm。
試驗3:上述兩個試驗都是用一次波對厚板進行探傷的試驗,為了考察中厚板是否存在此假缺陷回波,又選擇了厚度為34mm的管節(jié)環(huán)縫進行了試驗(見圖4)。經(jīng)測試,這種產(chǎn)生于焊縫趾部(如圖4A點附近)的假缺陷回波,用一、二次波掃查都能發(fā)現(xiàn)(圖4的探頭D和B位置),表4為二次波掃查時的指示位置。焊縫趾部附近經(jīng)打磨后,該回波消失。
試驗3:上述兩個試驗都是用一次波對厚板進行探傷的試驗,為了考察中厚板是否存在此假缺陷回波,又選擇了厚度為34mm的管節(jié)環(huán)縫進行了試驗(見圖4)。經(jīng)測試,這種產(chǎn)生于焊縫趾部(如圖4A點附近)的假缺陷回波,用一、二次波掃查都能發(fā)現(xiàn)(圖4的探頭D和B位置),表4為二次波掃查時的指示位置。焊縫趾部附近經(jīng)打磨后,該回波消失。
| 圖4 試驗3示意圖 |
其中:①A′B相當于下擴散聲束的某部分至實際反射點的聲程。
②為A′B實際聲程轉(zhuǎn)換到聲束軸線上的聲程(C′B=A′B)。
通過試驗測試可見回波有如下特點:
?、偬絺麅x的回波聲程指示是入射點到焊縫表面反射點的距離;
?、谔絺麅x的回波指示位置在工件內(nèi)部焊縫熔合線附近(45°探頭除外);
?、厶筋^折射角越大,回波深度指示越?。?br>
?、?5°折射角探頭儀器的深度指示位置等于或大于板厚;
?、莼夭ǚ扰c反射面的反射條件有關(guān);
?、薮蚰ビ喔呋夭ǚ茸冃≈钡较А?br>
3 分析
通過上述試驗證實了假回波的反射面在焊縫表面,但為什么深度指示會遠小于板厚而不是大于板厚?其原因是儀器的指示,均是根據(jù)軸線聲束的聲程計算而來,但聲束是會擴散的,若反射面只有利于擴散角內(nèi)某部分聲束反射時,其所得回波再用軸線聲束計算,顯然會出現(xiàn)錯誤。我們可以借助于RB2對比試塊進一步說明。用三種探頭分別找到試塊中60mm深橫通孔的反射*高波,然后向前移動和向后移動探頭,移動時波幅將逐漸降低,前移、后移到波幅降到一半時(DAC+6dB)進行討論,此時的儀器指示見表5。
②為A′B實際聲程轉(zhuǎn)換到聲束軸線上的聲程(C′B=A′B)。
通過試驗測試可見回波有如下特點:
?、偬絺麅x的回波聲程指示是入射點到焊縫表面反射點的距離;
?、谔絺麅x的回波指示位置在工件內(nèi)部焊縫熔合線附近(45°探頭除外);
?、厶筋^折射角越大,回波深度指示越?。?br>
?、?5°折射角探頭儀器的深度指示位置等于或大于板厚;
?、莼夭ǚ扰c反射面的反射條件有關(guān);
?、薮蚰ビ喔呋夭ǚ茸冃≈钡较А?br>
3 分析
通過上述試驗證實了假回波的反射面在焊縫表面,但為什么深度指示會遠小于板厚而不是大于板厚?其原因是儀器的指示,均是根據(jù)軸線聲束的聲程計算而來,但聲束是會擴散的,若反射面只有利于擴散角內(nèi)某部分聲束反射時,其所得回波再用軸線聲束計算,顯然會出現(xiàn)錯誤。我們可以借助于RB2對比試塊進一步說明。用三種探頭分別找到試塊中60mm深橫通孔的反射*高波,然后向前移動和向后移動探頭,移動時波幅將逐漸降低,前移、后移到波幅降到一半時(DAC+6dB)進行討論,此時的儀器指示見表5。
表5 軸線聲束和擴散聲束反射回波的指示位置 | |||||
β | 探頭位置 | 聲程指示 | 水平指示 | 深度指示 | DAC(dB) |
回波*高處 | 146.0 | 133.3 | 59.38 | 0 | |
66° | 前移 | 119.0 | 108.7 | 48.4 | +6 |
后移 | 168.0 | 153.4 | 68.33 | +6 | |
回波*高處 | 131.1 | 116.8 | 59.56 | 0 | |
63° | 前移 | 113.5 | 101.1 | 51.53 | +6 |
后移 | 152.7 | 136.1 | 69.36 | +6 | |
回波*高處 | 105.0 | 86.53 | 59.47 | 0 | |
56.1° | 前移 | 94.0 | 77.46 | 53.24 | +6 |
后移 | 119.0 | 987.07 | 67.4 | +6 | |
現(xiàn)以63°探頭前移為例進行分析,當入射點在M時,探頭的軸線聲束(63°)與反射面垂直,回波*高,儀器的指示位置見表5和圖5,此時聲程為圖5中的BM=131.1mm,深度BF=59.56mm,水平距離FM=116.8mm。探頭前移到L時(波幅下降一半),軸線聲束移為CL,此時在φ3孔上已無反射面,所以此時的回波不是軸線聲束的反射,而是下擴散角內(nèi)某聲束AL(與φ3孔反射面垂直)的反射回波。此時儀器的指示聲程是AL的真實聲程(113.5mm)。但其深度與水平距離則需要計算:AL的折射角β=arcCos60/(113.5+1.5)=58.55°,實際深度AE=Cos58.55°×113.5=59.22mm,實際水平距離EL=sin58.55°×113.5=96.83mm。上述計算結(jié)果顯然與儀器的指示深度和水平距離是不同的,儀器指示的數(shù)據(jù)是按已無反射條件的軸線聲束計算的,所以是錯誤的,其指示深度比A點的實際深度提高了7.7mm,水平距離前移了4.3mm。換言之,即是把A點的反射波誤指示為沒有反射的C點。
圖5 RB2對比度塊 | 圖6 60mm厚度焊縫探傷圖 |
同樣道理,在圖6所示焊縫探傷時,若A點處焊縫表面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而只與下擴散角范圍內(nèi)某部分聲束相垂直時,則得到較高的回波,其儀器提供的深度和水平距離卻錯誤地被指示為C點。
實際上無論探頭角度多大,這種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引起的假缺陷回波現(xiàn)象都有可能存在,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如為了和變形波加以區(qū)別,把該波稱為變角回波更為直觀。
4 結(jié)束語
綜上所述,可得出如下結(jié)論:
①焊縫中的這種回波并非缺陷回波,是探頭下擴散角內(nèi)的某一聲束在焊縫表面反射的回波(變角回波)。
②焊縫探傷的變角回波無論斜探頭角度多大,都有可能存在,但究竟是否出現(xiàn)及其反射能量強弱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
③工件厚度越大、探頭角度越大,則變角回波的現(xiàn)象越明顯。較薄工件用直射波探傷時可能不明顯,但用二次以上的波(含二次波)探傷時也很明顯。
④凡遇到此類按常規(guī)定位方法定位于熔合線附近或母材內(nèi)的回波,都應(yīng)慎重對待,需要認真地觀察焊縫外形、更換探頭角度、雙面雙側(cè)檢測、**定位分析、必要時打磨焊縫等,以避免造成誤判
摘要: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時,探頭下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的反射回波,很容易被誤判為缺陷。通過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試驗,明確了這種假缺陷回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及特點。
1 問題的提出
三峽工程引水壓力鋼管直徑為12.4m,由厚度為28~60mm鋼板卷制焊接而成。下平段鋼板材料為600MPa級調(diào)質(zhì)鋼,焊接時嚴格控制熱輸入,均采用多層多道焊。
在厚板環(huán)縫超聲波探傷(B級)時,常發(fā)現(xiàn)距背面3~8mm深度范圍內(nèi)的熔合線附近有不同長度連續(xù)的超標反射回波,有時甚至于焊縫全長都有此反射波。以某一60mm厚管節(jié)為例,其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式如圖1所示,使用數(shù)字式探傷儀(增益型)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1,波幅均處在區(qū),也有個別點達到區(qū)。
| 圖1 焊縫結(jié)構(gòu)形成 |
對于這種反射波,按照常規(guī)的判斷很容易被評定為未熔合或母材中的缺陷,當拍打背面焊縫區(qū)時波幅變化不明顯,然而砂輪打磨背面焊縫時可見波幅逐漸降低直至消失,這說明該反射波是來自于背縫的焊縫表面。此種現(xiàn)象極易導(dǎo)至誤判,造成不應(yīng)該的返修。為此,我們進行了一些試驗,分析此種反射波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
2 試驗
試驗1:選取與工件相同的鋼板(60mm)并經(jīng)探傷確認該鋼板中無缺陷。在鋼板背面模仿實際焊縫余高進行堆焊(見圖2)。采用不同角度探頭進行探傷,發(fā)現(xiàn)了類似的回波,其回波指示位置見表2。從表2可見,用前三種折射角的探頭,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。按常規(guī),應(yīng)判為鋼板中有缺陷,但實際鋼板堆焊前經(jīng)探傷并無缺陷。
| 圖2 試驗1示意圖 |
試驗2:由于試驗1的焊縫表面形狀有隨機性,所以又制作了準確形狀的對比試塊(見圖3),其下面約40°斜面為刨床加工。測試結(jié)果見表3。從表3中可以看出,用前三種探頭探測對比試塊同樣存在假缺陷波,即儀器指示深度均小于60mm,而且反射回波幅度更高。
| 圖3 試驗2示意圖 |
上述兩個試驗可看出,用66°、63°及55.5°探頭探傷時,圖2下部焊縫表面及圖3的45斜面均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,故看不到軸線聲束的反射波,看到的是擴散聲束的回波。所以雖然反射面深度大于60mm,而儀器指示深度卻反而小于60mm。但當使用45°探頭時,由于試驗2的45°斜面與軸線聲束接近垂直,所以有較強的軸線聲束反射波(DAC-8dB),指示深度也大于60mm;而試驗1的焊縫表面反射條件不如45°斜面,但仍能得到軸線聲束的反射回波,只是相對45°斜面其回波能量較低(多在區(qū)),儀器指示深度也是大于60mm。
試驗3:上述兩個試驗都是用一次波對厚板進行探傷的試驗,為了考察中厚板是否存在此假缺陷回波,又選擇了厚度為34mm的管節(jié)環(huán)縫進行了試驗(見圖4)。經(jīng)測試,這種產(chǎn)生于焊縫趾部(如圖4A點附近)的假缺陷回波,用一、二次波掃查都能發(fā)現(xiàn)(圖4的探頭D和B位置),表4為二次波掃查時的指示位置。焊縫趾部附近經(jīng)打磨后,該回波消失。
試驗3:上述兩個試驗都是用一次波對厚板進行探傷的試驗,為了考察中厚板是否存在此假缺陷回波,又選擇了厚度為34mm的管節(jié)環(huán)縫進行了試驗(見圖4)。經(jīng)測試,這種產(chǎn)生于焊縫趾部(如圖4A點附近)的假缺陷回波,用一、二次波掃查都能發(fā)現(xiàn)(圖4的探頭D和B位置),表4為二次波掃查時的指示位置。焊縫趾部附近經(jīng)打磨后,該回波消失。
| 圖4 試驗3示意圖 |
其中:①A′B相當于下擴散聲束的某部分至實際反射點的聲程。
②為A′B實際聲程轉(zhuǎn)換到聲束軸線上的聲程(C′B=A′B)。
通過試驗測試可見回波有如下特點:
①探傷儀的回波聲程指示是入射點到焊縫表面反射點的距離;
?、谔絺麅x的回波指示位置在工件內(nèi)部焊縫熔合線附近(45°探頭除外);
?、厶筋^折射角越大,回波深度指示越??;
?、?5°折射角探頭儀器的深度指示位置等于或大于板厚;
⑤回波幅度與反射面的反射條件有關(guān);
?、薮蚰ビ喔呋夭ǚ茸冃≈钡较А?br>
3 分析
通過上述試驗證實了假回波的反射面在焊縫表面,但為什么深度指示會遠小于板厚而不是大于板厚?其原因是儀器的指示,均是根據(jù)軸線聲束的聲程計算而來,但聲束是會擴散的,若反射面只有利于擴散角內(nèi)某部分聲束反射時,其所得回波再用軸線聲束計算,顯然會出現(xiàn)錯誤。我們可以借助于RB2對比試塊進一步說明。用三種探頭分別找到試塊中60mm深橫通孔的反射*高波,然后向前移動和向后移動探頭,移動時波幅將逐漸降低,前移、后移到波幅降到一半時(DAC+6dB)進行討論,此時的儀器指示見表5。
②為A′B實際聲程轉(zhuǎn)換到聲束軸線上的聲程(C′B=A′B)。
通過試驗測試可見回波有如下特點:
①探傷儀的回波聲程指示是入射點到焊縫表面反射點的距離;
?、谔絺麅x的回波指示位置在工件內(nèi)部焊縫熔合線附近(45°探頭除外);
?、厶筋^折射角越大,回波深度指示越??;
?、?5°折射角探頭儀器的深度指示位置等于或大于板厚;
⑤回波幅度與反射面的反射條件有關(guān);
?、薮蚰ビ喔呋夭ǚ茸冃≈钡较А?br>
3 分析
通過上述試驗證實了假回波的反射面在焊縫表面,但為什么深度指示會遠小于板厚而不是大于板厚?其原因是儀器的指示,均是根據(jù)軸線聲束的聲程計算而來,但聲束是會擴散的,若反射面只有利于擴散角內(nèi)某部分聲束反射時,其所得回波再用軸線聲束計算,顯然會出現(xiàn)錯誤。我們可以借助于RB2對比試塊進一步說明。用三種探頭分別找到試塊中60mm深橫通孔的反射*高波,然后向前移動和向后移動探頭,移動時波幅將逐漸降低,前移、后移到波幅降到一半時(DAC+6dB)進行討論,此時的儀器指示見表5。
表5 軸線聲束和擴散聲束反射回波的指示位置 | |||||
β | 探頭位置 | 聲程指示 | 水平指示 | 深度指示 | DAC(dB) |
回波*高處 | 146.0 | 133.3 | 59.38 | 0 | |
66° | 前移 | 119.0 | 108.7 | 48.4 | +6 |
后移 | 168.0 | 153.4 | 68.33 | +6 | |
回波*高處 | 131.1 | 116.8 | 59.56 | 0 | |
63° | 前移 | 113.5 | 101.1 | 51.53 | +6 |
后移 | 152.7 | 136.1 | 69.36 | +6 | |
回波*高處 | 105.0 | 86.53 | 59.47 | 0 | |
56.1° | 前移 | 94.0 | 77.46 | 53.24 | +6 |
后移 | 119.0 | 987.07 | 67.4 | +6 | |
現(xiàn)以63°探頭前移為例進行分析,當入射點在M時,探頭的軸線聲束(63°)與反射面垂直,回波*高,儀器的指示位置見表5和圖5,此時聲程為圖5中的BM=131.1mm,深度BF=59.56mm,水平距離FM=116.8mm。探頭前移到L時(波幅下降一半),軸線聲束移為CL,此時在φ3孔上已無反射面,所以此時的回波不是軸線聲束的反射,而是下擴散角內(nèi)某聲束AL(與φ3孔反射面垂直)的反射回波。此時儀器的指示聲程是AL的真實聲程(113.5mm)。但其深度與水平距離則需要計算:AL的折射角β=arcCos60/(113.5+1.5)=58.55°,實際深度AE=Cos58.55°×113.5=59.22mm,實際水平距離EL=sin58.55°×113.5=96.83mm。上述計算結(jié)果顯然與儀器的指示深度和水平距離是不同的,儀器指示的數(shù)據(jù)是按已無反射條件的軸線聲束計算的,所以是錯誤的,其指示深度比A點的實際深度提高了7.7mm,水平距離前移了4.3mm。換言之,即是把A點的反射波誤指示為沒有反射的C點。
圖5 RB2對比度塊 | 圖6 60mm厚度焊縫探傷圖 |
同樣道理,在圖6所示焊縫探傷時,若A點處焊縫表面不利于軸線聲束反射而只與下擴散角范圍內(nèi)某部分聲束相垂直時,則得到較高的回波,其儀器提供的深度和水平距離卻錯誤地被指示為C點。
實際上無論探頭角度多大,這種擴散聲束在焊縫表面引起的假缺陷回波現(xiàn)象都有可能存在,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如為了和變形波加以區(qū)別,把該波稱為變角回波更為直觀。
4 結(jié)束語
綜上所述,可得出如下結(jié)論:
①焊縫中的這種回波并非缺陷回波,是探頭下擴散角內(nèi)的某一聲束在焊縫表面反射的回波(變角回波)。
②焊縫探傷的變角回波無論斜探頭角度多大,都有可能存在,但究竟是否出現(xiàn)及其反射能量強弱主要決定于有效反射面的大小、方向、形狀和光潔度等。
③工件厚度越大、探頭角度越大,則變角回波的現(xiàn)象越明顯。較薄工件用直射波探傷時可能不明顯,但用二次以上的波(含二次波)探傷時也很明顯。
④凡遇到此類按常規(guī)定位方法定位于熔合線附近或母材內(nèi)的回波,都應(yīng)慎重對待,需要認真地觀察焊縫外形、更換探頭角度、雙面雙側(cè)檢測、**定位分析、必要時打磨焊縫等,以避免造成誤判。